盱眙龙虾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龙虾养殖

新型小龙虾综合种养技术

时间:2017-05-31 20:53:23  来源:泓宝绿色水产  作者:
 一、背景

1、我国水稻种植4.3-4.5亿亩,长江中下游占1半51%,其中宜渔面积60%以上。水源丰富。国家政策  稳定粮食的红线。

2、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。农田改池塘,蔬种菜,果林等,因种植效益低。

3、同时小农经济,缺乏品牌,粮食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。重金属,农药残留。

以上三者矛盾:

政府要(稳)粮!--不许变

农民要钱!--不肯种

居民要命!--不愿吃

三者的有机结合就是:种养技术!!

二、新型稻渔种养含义和技术特点

(一)新型含义

1、水稻稳产(基本不减产)

2、特种经济水产动物(虾蟹鳖等)

3、粮食和食品安全(粮食和水产品)

4、基于营养饲料的投喂。

即 稻蟹(虾)种养是确保水稻基本生产前提下,全面利用稻田空间,特别是稻田水域空间进行养殖,实现种养结合,生态互赢,产品安全,效益增收的农业技术生产模式。“一水两用,一地双收”

(二)新型稻渔种养技术特点

(1)从最初的稻鱼共作发展到现在不仅鱼,而且增添了其他水生经济动物品种如虾、蟹、鳖、蛙等,在水产养殖品种中注重名优水产品的选择和种养的生态共赢。

(2)新型种养模式下注重水产品的饲料投喂和营养调控,保障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(传统种养几乎不投喂饲料,水产品产量和质量都受影响,同时影响种养的综合效益)。

(3)以经济品种为主导,以规模化开发、产业化经营为特征,具有稳粮、促渔、增效、提质、生态、节能等多方面的作用。


三、稻蟹虾种养的技术特点和意义

1、通过稻蟹(虾)立体种养开发,形成共生复合系统,确保水稻和水产品的食用安全,生产高品质粮食和水产品。

因为:甲壳动物对有机磷农药敏感,稻田基本不用农药,不用化肥。减少农药残留。

2、 生态共赢,促进水稻增产和水产品丰收

蟹、虾、鱼清除稻田中的杂草、控虫和松土,确保了水稻的增收和增效。

而水稻为养殖的虾蟹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蜕壳环境,保证了成活率。

3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,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通过投饵提高水产品产量和质量,同时增加了水产动物的“施肥工程师”的作用,可减量化肥的过量使用。与此同时,通过水产动物的田间活动(松土)等,使土壤团粒结构优化,减少了土壤板结, 同时引发土壤中有机物质含量和微生物活性提高。改善生态环境。

4、有利于农村的环境卫生稻田是蚊子的孳生地。河蟹、小龙虾、鱼类不仅吞食水稻的病害虫,而且清除了蚊子幼虫,这对抑制农村疟疾病的流行将发挥重要作用。

此外,河蟹、小龙虾还能大量消灭稻田中的螺类,特别是钉螺,从而大大减少血吸虫病的中间媒介,有利于南方血吸虫病的防治。


通过种养结合,稻田杂草明显减少,水稻的湿地环境又有利于虾蟹隐蔽、蜕壳和生长,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,减少了化肥、农药的使用,而且提高了河蟹和水稻的品质。

这是名副其实的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、食品安全型的产业。做到:“一水两用,一地双收”,因此,王武总结为:“水稻 + 水产 = 粮食安全 + 食品安全 + 生态安全 + 农民增收+企业增效”,1 + 1 = 5。

四、我国养殖的现状

在上世纪,稻田养鱼发挥了很大作用。

据统计全国有2216万亩,年产水产品117万吨。但该数字不正确。

据了解,发达地区水产养殖效益高,绝大多数户将稻田加深,改养河蟹、小龙虾,而不种水稻。

就按各省上报的数据看,稻田养殖的总量在减少。其中传统的稻田养鱼衰退得极为迅速。

稻虾养殖

1、发展情况:

从“稻田养鱼”发展为“稻田养虾”,其发展势头极为强劲。 2015年统计:产量60多万吨,产值超过700亿。主要产区湖北、江苏、安徽、湖南、江西等地。湖北400万亩,43.3万吨,332亿产值!!     安徽:74.7万亩,小龙虾产量7.5万吨;江苏:十几万吨!方式:“水稻——小龙虾”结合,以“稻虾连作”为主。


2、淡水小龙虾与水稻轮作和共作养殖技术

淡水小龙虾与中稻轮作是利用中稻收割后,稻田的闲置期养殖淡水小龙虾,主要养殖模式有“2-3月投放虾”和“7-8月投放亲虾”,以投放幼虾效果更好。每亩可增收淡水小龙虾200斤左右,稻谷500-600公斤。新增产值2500-5000元左右,大大提高了稻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。

(1)放幼虾模式

每年的9-10月份,中稻收割后,稻田立即灌水,第二年2-3月往稻田里每亩投放1cm 以上的淡水小龙虾幼虾2~3万尾。



(2)放亲虾模式

每年的7月底至8月底,在中稻收割前往稻田的环形沟和田间沟中投放亲虾,每亩投放40~60斤,投放的时间越早,养殖效果越好。

以上2种模式亩产都可达到200斤左右,现在为了提高产量,我们提倡“夏秋投种,春季补苗,捕大留小,轮捕轮放”,产量一般可达到200斤以上。

(3)种草

(4)投喂技术。

(5)水质、水位控制。

淡水小龙虾与中稻轮作水质控制很重要,水位保持高于田面30~50厘米,而且以控制水位来控制水温和水质。简单的说就是:秋冬季,气温下降迅速,水位宜深,保持水温缓慢下降;春季气温上升较快,且太阳照射强,水位宜浅,让水温迅速上升。
2017-2-8 15:27 来自: 泓宝绿色水产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盱眙龙虾网
推荐资讯
合肥小龙虾身价年年喊涨 88元一斤食客吃的“心疼”
合肥小龙虾身价年年喊
蒜泥龙虾怎么做好吃的窍门
蒜泥龙虾怎么做好吃的
小龙虾集中上市
小龙虾集中上市
小龙虾高价“游”上市民餐桌 较去年同期上涨30%
小龙虾高价“游”上市
相关文章
栏目更新
栏目热门